“如果已经太迟,就让他们活得更舒适一些”

2020-04-10  胃癌


有数据显示,近8成晚期肿瘤患者受癌痛折磨,其中1/3更为重度疼痛。肿瘤患者治疗周期长,抗癌治疗和急症抢救是关键,但不是终点。“生命的整个过程,医学手段都不该缺位。”广州市医师协会老年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吴小兰主任表示,疼痛控制等有效的肿瘤舒缓治疗,不仅让患者活得更舒适,同时还明显延长生存时间。





“如果已经太迟,就让他们活得更舒适一些”





54岁的林叔是一名胸腺癌晚期患者,“来到我们这儿时已经有点迟了,”肿瘤中心颐养病区吴小兰主任遗憾地说,“很多病人都是这种情况,如果能再早一点接受姑息治疗,效果会更好。”


2019年11月到今年春节为止,林叔三次在鬼门关前被抢救回来。春节前来到颐养病区时,卧床不起的他对吴小兰说:“不求什么了,只希望身心宁静一点。”


1586485942930348.png

非文中人物


“如果已经太迟,我们还可以让他们活得更舒适一些。”颐养病区李景秋护长说道。胸腺肿瘤的并发症使得林叔无法顺畅呼吸,入院前的3次抢救正是由此引起,吴小兰根据林叔的动态变化,灵活调整了3次用药方案,同时医护每天帮助他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,林叔一天天好转,从卧床不起恢复到能够下地活动。吴小兰还安排接受过专业心理学训练的护士每天陪他谈天说地,用笑容感染他,也用专业心理治疗疏导他。慢慢地,胸腺肿瘤这块心上的“大石头”稍稍“放下”了,林叔舒坦地说:“感觉真好。”


林叔安详离开后,家属对颐养病区医护团队说:“他走得不痛苦,失去他的我们也就没那么痛苦。”


针对肿瘤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的舒缓治疗,并非放弃、并非不治疗。吴小兰解释,而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,辅以疼痛舒缓、心理疏导、康复训练等全面的综合性支持,改善生活质量,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痛苦,这同时还能帮助家属在亲人离去后快速走出悲伤阴霾,“好受一点。”





“疼痛控制等舒缓治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命”





78岁肺癌患者罗伯伯的“彩虹屁”比追“爱豆”的粉丝们还厉害!三天两头就在医院公众号后台夸夸颐养病区医护团队。去年11月手术切除肿瘤后,罗伯伯后背的手术伤口一直无法愈合,留下了足足6cm深的“窟窿”,几乎整根棉签都能伸进去。因为癌症,他没少受折磨,加上这个“窟窿”不断渗液,每天至少浸湿3张A4纸那么大的护理垫,疼痛不足以用言语描述,天天只能躺着,罗伯伯和家属差点就放弃了,更别说抗癌治疗。



来到颐养病区后,吴小兰设计的用药方案效果明显,“窟窿”终于长起来了!少了一个疼痛来源,加之癌痛的良好控制,罗伯伯不仅身心得到舒缓,身体素质也慢慢提高,病情“逆向”发展,能够承受抗肿瘤治疗了!女儿激动地给科室送来表演锦旗:“医护都很有耐心,甚至做得比我们还尽心。”成功“充值”正能量,罗伯伯不仅每天乐呵呵面对病情,还闲着没事就上网夸医生、夸护士,分享他的“奇迹”和喜悦。


去年10月,16岁的小斌在外院确诊为肿瘤晚期,医生告知家属:只剩下不到3个月生存时间。晚期肿瘤发生转移累及身体各个器官后,病人往往需要承受全身性的剧烈疼痛,小斌每次疼得满脸通红,眼泪直掉,父母为此把小斌送来颐养病区。口服止痛药已经不足以对付顽固性癌痛,吴小兰应用镇痛泵和心理疏导等多管齐下,有效缓解了小斌的疼痛,小斌开始有余力参加病区聚会和户外活动,生活的色彩又变得丰富起来。


“病区越来越多例子证明,疼痛控制和心理舒缓等安宁疗护措施,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,还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生命。”吴小兰主任欣慰地说道。今年跨年时,肿瘤中心举办了一场元旦晚会,抗癌战友们携手K歌迎接2020新年的到来,小斌也一起切蛋糕了,“只剩不到3个月”的“魔咒”被打破,这已经是小斌在颐养病区的第7个月了。





“生命的整个过程,医学手段都不应该缺位”





吴小兰主任表示,肿瘤病人的治疗周期较长,抗癌治疗和急症抢救是关键,但不是终点。“缓解疼痛、化解恐惧,病人的生活质量不能被忽略。”



“生命的整个过程,医学手段都不应该缺位。”吴小兰解释道,很多症状都可以通过医疗手段来缓解,例如通过疼痛控制减少病痛折磨,通过心理辅导化解恐惧,利用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帮助身体功能恢复等,越来越多案例证明,经过有效的肿瘤舒缓治疗,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。


吴小兰主任所在的科室目前已开展肿瘤舒缓治疗,包括早期干预、康复服务及营养支持治疗,可为患者提供躯体、心理、精神的全科照顾疗护,对家属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照顾和护理帮助。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蔡绮纯博士总结道:“缓和医疗充分体现医学人文关怀中‘患者至上,有温度医疗’的宗旨。”


1586485992812290.png

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,以及恶性肿瘤、心脑血管发病率的逐年递增,缓和医疗的发展显得更为迫切,吴小兰相信,推行标准化、正规化的服务,助力患者更舒适地抗击肿瘤,或帮助临终病人安宁地走完最后旅程,不仅是社会需求和未来趋势,更是医者仁心的责任所在。


责任编辑:觅健科普君

本文来源:祈福医院

封面图片来源:摄图网

猜你喜欢
全部评论
暂无数据